net.gif (3121 bytes)

“163电子邮局”易手遭质疑   

(香港讯)广州飞华公司日前以5000万人民币将属于市电信局所有的著名网站"163电子邮局"出售给民营公司受到质疑。省、市电信部门的官员指,他们对该交易毫不知情,疑涉国有资产流失,已介入开展调查。而"163"的原负责人在完成交易后也申请调离广州市电讯部门。

  广东省邮电管理局在日前一个新闻通报会上说,广东省和广州市电信部门领导是在传媒报道后,才后知"163"已经易手,大感震惊,已下令市电信局对此事开展调查,写出报告,若涉及国有资产流失,将依法严肃查处理。官员认为,"163电子邮局"是靠着国有电信 部门的"脐带"滋养,才得以发展长大的,但出售后的巨款却回到某个小集体,属重大国有资产流失。

  据悉,经营"163电子邮局"的广州飞华公司与广州电信数据分局实际上是两块招牌一套人马。95年广州市电信局授权,由数据分局的局长、副局长分兼飞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总经理,负责经营“163电子邮局”。

  飞华公司负责人及业务骨干长年领的是广州电信局的工资和奖金。飞华公司进行如此大的交易,并未向上级作报告。

  飞华公司的做法在广东电信业内引起强烈震动,人们关注飞华出售"163"过程中种种疑点,如飞华高层为何擅自出售?为何不采用公开招标方式?买方深圳新飞网三个青年人到底是谁?5000万人民币资金是谁的?飞华公司原法人代表、广州电信数据分局局长在完成该笔交易后,为何就要调离?

  据悉,"163电子邮局"的买家是刚注册成立的"深圳新飞网" 信息技术有限公司,属民营机构,由三个留学归国于本月3日才注册成立,公司并不在深圳,而在广州东山广场。

  令人关注的是,该公司市场总监就是原来在飞华公司负责策划、推广“163”的杨某。

  "163"电子邮局始创于98年3月,由广州电数据分局利用职工福利基金投资50万人民币,成立飞华公司经营。

  凭靠电信垄断的优势,"163邮局"当年就拥有40万国内客户,今年11月发展为180万,占国内700万网际网络用户两成半,被评为国内十大网站,排名第二,享有极高知名度。广州某权威评估公司对其资产评估,认定其价值为870亿人民币。

  飞华公司原负责人称,出售"163"是因为资金匮乏。创建以来投入400万人民币,但收入(即网上广告)一年仅70万人民币,入不敷出。而要保持优势,须引进更高档软硬件设备,所需资金超过600 万美元,飞华无力承担。(《明报》)

about clients prenounce bring help advertisement

版权所有:北京炎黄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

本站点所有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代替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建议。